沙漠能否变绿洲?
先别急着回答,来阜新市彰武县的“漠上草原”逛一圈,自然就有了答案。
初夏时节,德力格尔草原风景区人流渐多。蓝天白云之下、绿茵小溪之间,一位游客正“指挥”家人和美景合照,她的对面是景区打造的霍比特人小屋、五彩热气球等打卡点。谁能想到,这里是建在沙丘上的草原,景区之下130米都是沙子。谁又能想到,几十年前,这里是茫茫荒漠。
阜新市彰武县,位于科尔沁沙地南部,是辽宁最大的风沙区,“三北”工程精准治沙重点县。
科尔沁沙地,我国面积最大的沙地,主体位于内蒙古东部,横跨内蒙古、辽宁和吉林三省区。
若摊开地图,科尔沁沙地与辽宁的位置关系更为直观:其南部边缘呈舌状深入我省西北部,与彰武县、阜新市、朝阳市、康平县等地接壤。70余年来,从几棵树到一片林,广大沙区人民在省委、省政府的带领下,成功阻止科尔沁沙地南侵,实现了由“沙进人退”到“绿进沙退”的历史性转变。
但防沙治沙具有长期性、艰巨性、反复性,容不得丝毫懈怠。2023年8月,辽宁先行先试,在全国率先打响科尔沁沙地歼灭战,一场“三北”工程攻坚战在辽沈大地火热展开。这场“战役”,是对防沙治沙理念的再升华、方法的再创新、模式的再完善,将强力推进我国防沙治沙实现新突破、取得新成效、创造新奇迹。截至目前,“歼灭战”已完成综合治理任务992万亩,是8年总任务的40%。流动、半固定沙地已全部消灭,沙化林草用地平均植被覆盖度、沙化耕地治理率、水土保持率均显著提高。
打造辽宁千里阻沙带,是歼灭战的一项标志性工程。这条“绿带”东起昌图县三江口镇、西至凌源市小城子镇,在辽蒙省界沿线绵延1044公里,串联昌图县、康平县、彰武县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、北票市、朝阳县、建平县、凌源市8个县(市)。
在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开展两周年之际,在第31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到来之际,记者从沈阳出发,沿辽宁千里阻沙带前行,实地探寻让沙海变绿洲的新方法、新进展、新成果。